格拉苏蒂原创月相时计映中秋

表迷网消息:皓月当空,银辉洒落。千百年来,月亮始终承载着人类对时空的诗意想象与科学探索。它与昼夜的交替并列,成为了时间流转最为直观的象征,由此孕育了现代天文学及其紧密相连的学科——钟表学,这门致力于精确测量时间流转的艺术。好奇心与独创力始终是推动文明前行的不竭动力。这一点,对于古代的学者和今日格拉苏蒂原创工坊中的创意同样适用。格拉苏蒂原创的制表大师们在微观世界中施展巧思,将月相显示功能巧妙融入,引领我们的目光穿越至浩瀚宇宙的边际。

生息相依

月球上的一天大约持续一个月。月球自转的同时围绕地球旋转。由于它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这两种旋转,因此月球总是以相同的一面向地球。地球的自转速度比月球快得多;地球的一天大约持续24小时。而在月球上,从一次日出到下一次日出则会经过一个完整的朔望月,即大约29.5天。目前,月球的引力每年使地球的自转时间延长约20微秒。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自转将与月球的轨道同步,地球将始终以同一面朝向月球,形成一种独特的宇宙景观。

月球与地球相距平均约38万公里,却以微妙引力牵引着地球生态。研究表明,月相周期不仅影响海洋潮汐,更与自然界生灵息息相通:人类身体深处可能存在着以29.5日为周期的内在生物钟,睡眠节律与生理周期易受满月影响。即便在阴云遮蔽的天空下,迁徙候鸟也可借助大气中独特的月球偏振光来辨别方向。甚至人类头发生长速度也与月盈月亏存在神秘关联——在巴黎,有一家发廊至今仍保留满月之夜营业的传统,相信此时剪发能让头发生长得更加旺盛;而在德国,许多发型师则坚信月盈这段时间是剪发的最佳时机。

匠心独运  

人类对月相的观测最早可追溯至5000年前爱尔兰的古月图,而德国境内发现的涅布拉星盘(约公元前1600年)更是将月相周期镌刻于青铜之上。伊斯兰历法至今仍沿用354天(12个朔望月)的阴历年,以新月出现为月始——这种跨越千年的天文智慧,恰与格拉苏蒂原创月相腕表中精妙的齿轮传动遥相呼应:通过小时轮驱动月相盘,使金色或银色月轮在表盘上精准演绎阴晴圆缺。

格拉苏蒂原创的月相装置皆由品牌自有表盘工坊匠心打造:根据不同表款的设计,月亮图案部分会经过精心切割并抛光至镜面效果,而其余盘面则会进行涂漆处理或覆盖一层珍珠贝母。部分月相盘则完全采用珍珠贝母材质打造,或经由精细的激光雕刻工艺雕琢而成。无论选用何种材质制作月相盘,从原材料到最终呈现出独特的显示盘,整个过程都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且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众多不同领域工艺大师的精湛技艺与精心雕琢。对精准与美学的双重追求之下,腕间月相与天上明月遥相呼应,时间便成了可佩戴的诗篇。

腕间诗篇

早在1951年之前,格拉苏蒂的一些怀表就已配备了月相显示功能。在品牌重新私有化之后,1997年,格拉苏蒂原创推出了首批配备月相功能的腕表,其中包括经典的1845万年历腕表以及朱利亚斯·阿斯曼旋转钟。作为表款中最为浪漫的复杂功能,格拉苏蒂原创的制表师们始终致力于以创新之姿呈现独一无二的月相之美,将其巧妙融入每一件作品,不断诠释着品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与对创新的无尽探索。

为庆祝格拉苏蒂制表艺术180周年,格拉苏蒂原创特别呈献该周年纪念腕表,将传世工艺与璀璨星辉绝美相融。偏心月相腕表以独特的非对称表盘布局,勾勒出现代制表美学的精妙轮廓。40毫米铂金表壳内,格拉苏蒂原创首次采用璀璨砂金石打造表盘,精臻修饰。白色18K金的纤巧时针与分针缀以Super-LumiNova®夜光材料,在偏心式布局中勾勒出优雅的运行轨道,与同样材质的白色18K金立体时标交相辉映。小秒盘与右侧大日历显示默契相承——创新无隔断双数字日期显示,展现纯粹读时之美。2点钟位置的月相视窗内,白色珍珠母贝雕琢的纤巧圆月悬浮于午夜蓝砂金石天幕,与表盘色彩浑然一体,仿佛将无垠星河佩戴于腕间。

偏心月相机芯倒置腕表的天文盛景,于42毫米直径的铂金表壳内精妙呈现。月亮在璀璨的夜空中缓缓升起。这片深邃的蓝色星空由砂金石制成,这种材质以其独特的闪光和浓郁的色彩而著称,最初由17世纪威尼斯穆拉诺岛的玻璃工艺大师们所创造。月亮则以浮雕艺术精心打造,其表面通过3D激光雕刻技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月球表面的陨石坑与山脉。月亮,通常象征着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但在偏心月相机芯倒置腕表中,它的静谧之美可以在任何时刻被感知:当月亮穿过表盘的镂空部分,它继续沿其轨道运行,在灰蓝色的蓝宝石水晶玻璃下依然清晰可见。

新款偏心年历腕表“黎明之蓝”,大面积镂空的蓝色表盘饰以精致的“黑胶唱片”纹饰,将时计的多层灵魂展露无遗。逆跳月份显示与月相功能交相辉映,宛如将天际月相更迭凝于腕间。内部Calibre 92-11型机芯配备硅质游丝,以100小时动力储存与抗磁特性;135齿精密月相显示盘,每122年才需手动调校1天的误差,确保月相显示始终与苍穹明月同步律动,精准无误。

千里月明,共此良辰。格拉苏蒂原创月相时计,于方寸间凝练宇宙精粹,以匠心传承与创新精神,在时间艺术中感受流淌的隽永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