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时间之力 解读沛纳海全新月相腕表

表迷网消息 :人类自古便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国古有“嫦娥奔月”、敦煌莫高窟“飞天”的美丽传说,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绘制精美的月面图纸亦为人类开创天文学新纪元;而今,美国NASA“阿耳忒弥斯1号”成功发射,开启“重返月球”新计划;中国正逐步建成月球科研站,有望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计划。古往今来,尽管月亮距离地球十分遥远,但人类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如今,得益于高级制表的精湛技艺,曾经神秘的月亮以全新的形式来到了我们的腕间。垂下眼眸,让我们一起解锁月相腕表的时光奥秘。

月亮上有什么?月亮为何总是只有一面对着我们?月亮和我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l17世纪初期,大多数天文科学家认为月球是一个光滑的球体,而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改进过的一台天文望远镜观测到月球表面与地球一样凹凸不平,他将中间凹陷四周高耸的凹坑称之为环形山,并精准而详尽地绘制出十分优美的月面图纸。

l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其自转周期和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同为27.32天,所以在地球上观测,人类只能看到同一面的月亮,这样的现象也被称之为“同步自转”和“潮汐锁定”。

l地球表面被大面积的海洋所覆盖,我们会发现,海水呈周期性的涨落现象,白天为“潮”,夜晚为“汐”。这是由于每当月球公转靠近地球某一面的海洋时,这一面的海水受到月球引力的影响较大,而背对月球的那一面受到的引力则较小,这个引力差造成了潮汐现象。

腕表中月相功能的起源及作用

早在公元前205年,古希腊便有神秘的“安提凯希拉装置”用来显示月相变化及行星运转等天象。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航海家们靠月相的形态来推断潮汐的变化,以便更好地在海中稳步航行。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加快了天文学的发展,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月相显示成功被机械化,月相钟应运而生。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怀表开始在欧洲皇室中兴起,月相显示功能被应用于怀表中,庞大的月相钟至此进阶为小巧精致的月相怀表。进入20世纪末期,怀表上的月相显示功能首次被置于腕表中,同步显示自然界月球每天当下的形态,人类智慧由此在机械维度上多了一种浪漫的实现。

沛纳海的首款月相显示功能腕表L’Astronomo Luminor 1950(PAM00920),致敬伽利略对月球外观和运动方式取得革命性的发现,以凸面雕刻工艺将伽利略观察到的月球表面细节,如月海、环形山、月陆及山脉等特征淋漓展现,精密运转呈现月球形状的盈亏变化,其精准度可维持一世纪。今年,沛纳海推出全新的Luminor Due Luna庐米诺杜尔系列月相腕表,再度将月相变化显现于腕间,再现了一颗18K黄金月亮,以浪漫光辉诠释这项高复杂月相显示功能,让佩戴者可以随时随地尽情感受月亮与时间的力量。

月相腕表的制作工艺及调校

月相腕表最独特的地方在于通过月相小表盘内的变化,即可得知当日的月相状态。月相的运行周期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高级腕表品牌会通过极致的工艺来打造具有品牌特性的精密月相。通常月相腕表的表盘上设有两个半圆的窗口显示,月相运行一周以一个朔望月,也就是29天来计算,因此月相腕表的设计均采用59齿来显示月龄,约每33个月就会产生1天的误差,需要核对农历来进行调校,且设有单独月相调节装置。


沛纳海Luminor Due Luna庐米诺杜尔系列月相腕表的月相则是以29天12小时45分钟来运行,无限近似真实月相的变化。不同于普通月相每3年就需要校对1次,沛纳海的制表师利用复杂的多齿轮设计把月相周期的误差值缩到最小,这使得沛纳海的月相每122年才需要进行一次校对,一个世纪内都可以丝毫不差地反映月相的盈亏变化。这枚月相腕表的调校也非常简单便捷,仅需通过旋转表冠,即可将月相调至当日的状态。

月相的各种呈现方式

随着腕表美学设计的不断演进,月相显示的位置也呈现出独具品牌特色的美学韵味。最常见的月相显示方位为6点钟位置的“水中月”,与中央指针同轴显示,具有平衡的美感;与6点钟位置相对应的则是被称作“抬头月”的12点钟位置,有着月亮悬空而挂的意味;还有一些特立独行的月相位置比如显示在表盘任意一侧“偏心月”。


沛纳海Luminor Due Luna庐米诺杜尔系列月相腕表的月相则设置在表盘3点钟位置,好似女人的“枕边月”,在留存沛纳海经典盘面布局和元素的同时新添美感,双子表盘的设计呈现出对称的美学语言,娓娓道来月光与时光裹挟之间的浪漫。

方寸间见辽阔,分秒中见永恒。沛纳海始怀揣着对浩瀚宇宙的无限热忱,专注于制表技艺并不断突破创新。从容坚定,自在绽放。与沛纳海一起,沛月而行。